【定存是什麼?】理財不可不知的3種定存方式
定存向來是長輩們喜歡使用的存錢工具,每個月的薪水、過年獎金都會提撥一筆錢到定存,這樣的理財習慣從年輕到退休始終如一。
但隨著時代轉變,銀行利率從1989年的9%逐步降低到2018年的1%左右,很顯然定存利率輸給每年以2%成長的通貨膨脹,但為什麼我們還是要使用定存呢?
人可能意外生病、公司需要週轉、換新機車突然需要一筆費用ㄡ……等等狀況,都可能是筆龐大的金額,我們不會想要把投資的股票賠錢兌現,也不想把房地產低價賣出。
所以我們隨時都要有「緊急備用金」以備不時之需,可是「緊急備用金」放在活存非常不划算,我們應該讓他適當的放在定存來產生額外的金額,這樣才能讓不是主要投資的錢也能產生最大效益。
許多人以為定存很簡單,也看不起投資報酬率這麼低的工具,但你真的了解定存嗎?
依照存款時間有分「定期存款」及「定期儲蓄存款」兩種;而依照存款方式有分「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及「存本取息」三類。
如果不知道沒關係,下面讓我來介紹讓你知道~
依存款時間:定期存款、定期儲蓄存款
1.定期存款
存款期間為1個月~3年,通常用於「未滿1年」的存款。利息是以「月單利」的方式計算,也就是當月產生的利息並不會滾到下個月的本金內。
2.定期儲蓄存款
存款期間為1年~3年,通常用於「1年以上」的存款。利息以「月單利」的方式計算,也就是當月產生的利息會滾到下個月的本金內,在產生新的利息。
這邊直接幫你做個總結:若有一筆資金在一年內不會使用,建議以「定期儲蓄存款」可以獲得較高的利率及利息。

▲以上資料會隨著大環境利率隨時更動,長時間來看台灣的利率差不多落在1~2%之間。圖片來源:臺灣銀行
依存款總類: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存本取息
上個段落提到的『定期儲蓄存款』,依照存款方式可以在區分成以下三個類型:
整存整付 | 零存整付 | 存本取息 | |
投入資金方式 | 一次存入一筆本金 | 每月存入固定金額 | 一次存入本金 |
利息變成本金 | 會 每月產生的利息會滾入下個月的本金內 | 會 每月產生的利息會滾入下個月的本金內 | 不會 每個月領出利息,利息不會滾滾入本金 |
利息計算方式 | 複利 | 複利 | 單利 |
12萬元存1年的利息 (假設利率1.6%) | 1934元 | 1045元 | 1920元 |
適合族群 | 擁有一筆1年以上不會動用的資金,賺取最多利息 | 適合想要成儲蓄習慣的人,存錢壓力較小 | 適合退休族群,領取利息作為生活費,同時保有本金 |
由上面表格的比較可以知道,如果手上已經有一筆本金就可以直接整存整付;但如果從零開始,零存整付的方式就是首選,一方面可以強迫儲蓄,另一方面還可以領取比活存更多的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