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大指數介紹】3大指數相對應可買的ETF有哪些?
美股三大交易所
你可能會好奇什麼是交易所?簡單的來說交易所就是買家跟賣家進行交易的地方,可以買賣股票、債券、期貨等等金融商品。
在台股只有一個「台灣證券交易所」,其實有些國家不只有一個證券交易所,在金融業蓬勃發展的美國市場有非常多間交易所,這邊就跟你介紹美股中三間重要的交易所。
分別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股票交易中心、美國證券交易所,而且相同一支股票可以在不同交易所掛牌交易,不過通常會以該支股票交易量最大的地方作為主要交易所。
1. 紐約證券交易所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
NYSE 紐約證交所簡稱「紐交所」,成立於1817年,至今已經超過200年的歷史,是美國最老、最大也最知名的證券交易市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的公司超過3,600支,包含金融業、傳統產業、零售業等等歷史悠久的企業,例如:波音(BA)、嬌生(JNJ)、麥當勞(MCD)。
不同於台股是以電腦自動撮合交易的機制,紐交所目前還保留人工議價的方式,以股票經紀人依照客戶開出的買賣條件在交易大廳內找尋買主,再用議價的方式促成交易。
2. 納斯達克股票交易中心 | NASDAQ Stock Market
NASDAQ 納斯達克股票交易中心是全美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子股票交易市場,所有股票交易都是以電腦自動撮合取代人工議價,全電子化的交易方式讓交易速度快且高效。
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上市條件較紐交所寬鬆一些,這讓很多無法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小型公司,可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
在目前已經超過5,400支股票在 NASDAQ 上市買賣,主要以高科技公司股票為主(像是蘋果、谷歌、微軟),是美國上市公司最多、交易量最大的證券市場。
3. 美國證券交易所 | American Stock Exchange(ASEX)
美國證券交易所是唯一能夠同時交易股票、期貨選擇權及衍生性商品的交易所,跟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一樣是用電腦自動撮合交易。
只不過在此掛牌上市的公司多半為中小型企業,交易量較小、流動性較低,但也因為上市門檻比在紐交所還要低,因此許多企業會選擇在美國證券交易所先上市,等公司規模變大時再到紐交所上市,可說是績優股養成所。
例如:艾克森石油(XOM)就是以這種方式在三大證交所掛牌上市,另外 ASEX 也是外國股票在美國掛牌交易的主要證券市場。
你可能會想「那我要買賣美股,需要說我要去哪個交易所買賣嗎?」,其實現在科技很發達,只要你在券商那邊下單買賣股票,券商會自動幫你到各交易所去尋找買家或賣家,成交的價格你也不用擔心,會自動以對投資人最有利的價格來成交。
☛ 延伸閱讀:美股怎麼買?搞清楚複委託、海外券商的差異,弄懂了再去買美股!
美股三大指數
不同於台股只有一個加權指數,美股共有三大指數分別為道瓊工業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標普500)。
三者之間主要的差異來自於編撰時間不同、指數計算方式不同及成分股不同,但都代表美股大盤走勢甚至是國際股市的重要指標。
英文+縮寫 | 對應的 ETF | |
道瓊工業股票指數 |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 | DIA |
納斯達克指數 | Nasdaq Composite(NASDAQ) | QQQ |
標準普爾500指數 | S&P500 | SPY、VOO、IVV |
1. 道瓊工業股票指數 |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JIA)
道瓊工業指數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股價指數,是在1884年由道瓊公司開始編撰,1896年開始公布,一般來說聽到美股的漲跌幅都是指道瓊指數的漲跌,道瓊指數是由紐約證交所跟納斯達克交易所內主要產業的30家公司股票組成。
你可以看出指數名稱中有「工業」兩個字,原因是因為指數成立的時候是屬於工業革命剛結束的年代,那時候火車、汽車等產業才開始崛起,所以當時重要的股票也都屬於工業類股,不過隨著時代跟產業變遷,道瓊工業指數的成分股也不斷調整,目前指數中大部分的成分股票已和工業沒有關係,「工業」的歷史意義更勝於實質意義。
因為道瓊工業指數從1896年公佈至今已經超過100年,這100多年來的公司企業發展數量已經跟過去不同,所以有些人認為他缺乏代表性,並不能夠代表整個美國股市8千多家的表現。
話雖如此,但這30家公司卻都是世界規模的公司也都是各產業的龍頭,因此道瓊工業指數仍然還是一個具有公信的指數。
🔺 道瓊工業指數的產業分布比例。資料來源:S&P Dow Jones Indices
2. 納斯達克指數 | Nasdaq Composite (NASDAQ)
納斯達克指數的編撰是隨著1971年納斯達克股市所建立的,類似台股的加權指數,是一個綜合股價的指數,它包含了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大約有5,000多支的股票為編撰對象。
因為納斯達克指數成分股主要集合了先進技術、電信通訊股、生物科技股、軟體股、半導體股、網際網路股等與先進技術的高科技類股,因此納斯達克指數被譽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要指標,各個國家的科技股都以納斯達克指數作為衡量科技行業整體表現的基準指標。
3. 標準普爾500指數 | S&P 500
S&P500 是由標準普爾公司在1957年編撰,從美國上市公司中挑選出前500大公司的股票,具有各產業代表性及領導地位,共涵蓋了11個產業類別:資訊科技、通訊、原物料、能源、金融、工業、科技、必需性消費、非必需消費、公用事業、健康照護類股。
因為S&P 500 指數追蹤同產業內不同公司的表現,提高了指數的多元性,通常這500家公司也是市值最高的500家公司,分析師常常拿來作為判斷股市脈動的指標,相較於道瓊工業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S&P500 更具綜合性指數的指標,可以視為提供美股和整體經濟健康狀況的指標。
🔺 S&P 500指數的產業分布比例。資料來源:S&P Dow Jones Indices
☛ 延伸閱讀:美股10大規則、選券商、配息、稅務超完整解說!點我看完整文章
指數相對應可購買的ETF
前面有講到美股常見的指數是「道瓊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應該還記得對吧?
他們當然也有相對你可以購買的ETF存在在這市場當中,所以如果你想買相對應得ETF是件很簡單的事,分別有DIA、QQQ、VOO、SPY、IVV、SPLG等等。(當然我們這邊先不討論特別的兩倍槓桿、或是反向的ETF)
當然了,購買指數ETF並不是穩賺不賠,ETF只能夠讓你有效地做好分散風險。又或是假設你是個不熱愛研究投資、也不特別追求高回報的人,投資指數ETF才會比較適合你喔!
指數名稱 | 對應ETF |
道瓊工業指數 | DIA |
納斯達克指數 | QQQ |
標普500指數 | VOO、SPY、IVV、SPLG等等 |